当前位置:

天赋能者 风雅自歌

来源:祁东融媒 作者:张眠溪 编辑:周意 2020-08-20 08:44:33
—分享—

冷柏青,1970年生于湖南祁东,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,获硕士学位。现为四川省诗书画院专职书法家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、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、国家一级美术师。作品数十次参加全国、国际重大书法展览并获奖。出版有《四川汉代砖文研究》《四川东汉崖墓题记研究》《巴蜀书画传承与创新工程——冷柏青书法作品集》《当代四川中青年书法名家系列——冷柏青》《冷柏青书法》等。

天赋能者风雅自歌

——冷柏青书法浅议

文/张眠溪

唐代张怀瓘有一篇重要的书法论文《书断》,后来宋代朱长文又接着写了《续书断》。在《续书断》的结尾有一个《系说》:“自圣天、景祐以来,天下之士,悉于书学者,稍复兴起,如周子发、石曼卿、苏子美、蔡君谟之俦。人亡迹存,皆著在篇中矣。今列于廊庙,布于台阁,复有数公,有若韩魏公骨力壮伟,文潞公风格英爽,介甫相国笔老不俗,王大参资质沉厚,邵兴宗思致快锐,宋次道、陆子履碑刻遒丽,滕元发、王乐道尺牍流便,王才叔以婉美秒,苏子瞻以淳古重,及蔡仲远、沈睿达之徒,皆彬彬可观。予固未量其所至,安敢品之,然金闺玉堂之士,布衣韦带之流,岂乏能者哉!”《书断》收录的主要是唐代以前的书家,所以《续书断》的品评以唐代书家为主,但是对于宋代书家也并非一点没有涉及。朱长文在正式的品第中收录到了少量的宋初书家,周越、石延年、苏舜钦、蔡襄就属于这种情况。与此同时,他也认为同时代的书家多有建树,不乏“能者”,韩琦、文彦博、王安石、王珪、邵亢、宋敏求、陆经、滕元发、王陶、王广渊、苏轼、蔡延庆、沈辽等人就属于这种情况。由此可见,这个系说实际上是朱长文为同时代的书家准备的。

根据《续书断》序,这篇文章写作于熙宁七年(1074)前后,这一年朱长文(1039——1098)35岁左右,应该说是很年轻了。在朱长文所列举的书家当中,除了韩琦、文彦博、邵亢的年龄略长以外,大部分人物与朱长文年龄相差在20岁以内,苏轼(1037—1101)甚至与朱长文同龄,应该说都是名符其实的当代人物。这些书家的大多数后来都成为宋代书法史的重要人物,苏轼更成为四家之一。这就说明写作《续书断》的时候朱长文虽然年轻,但是他的眼光却独到而犀利。如果今天再续《书断》并加系说,冷柏青一定出现在我所开列的当代书家名单当中。每个时代都自有其书法风尚,这一点对当时的参与者来说也许并不自觉。正如清代梁巘所概括的晋尚韵、唐尚法、宋尚意,元明尚态,虽然不免以偏概全,但是自有其卓识。当代书法的情况可能更为复杂,很难再像古人一样用简单的说法加以概括。若要仔细加以区别,大概碑学、帖学以及篆隶可以算作三派。而实际上三派又都受到了西方艺术思想的影响。在三派的基础上,又出现了整合碑帖与古今书体的趋向,或者可以直接称为整合派,是为第四派。整合派虽然意在创新,但仍坚守中国书法的文字底线,以可识为基本要求。我认为,就当代书法而言,整合一派可能更具代表性。

柏青是当代书法整合趋向的代表人物之一。评价书家的得失,无非体现在技巧和风格两个方面。柏青的技巧已经达到了相当纯熟的境地。一方面,他的纯熟表现在对基本技巧的掌握上。虽然当代审美对于笔法的接受和欣赏的范围已经较古人更为宽泛,但是一些基本的技术仍是关键。柏青对以“八法”和中锋用笔为特征的基本笔法系统有过深入而刻苦的研究和练习,他的基本点画书写从来都是起讫明晰而不拖泥带水。另一方面,他的纯熟也表现在对复杂技巧的掌握上。历代书家在书法实践过程中展现出了复杂的书写技巧,尤其在行草书上更是如此。柏青很注意总结古代书家的这些复杂技巧。正是由于勤学苦练,柏青才练就了在快速书写中保证笔法质量的好功夫。无论是基本技巧还是复杂技巧,对于书家而言,主要还是一个秩序感问题。单就技巧而言,古人已经将它的各种可能性发挥殆尽。对于当代书家来说,恐怕不是如何开掘笔法的新可能,而是如何继承传统,做到笔法的均衡与精致的问题。

如果说技巧的训练靠勤奋可以完成,那么风格的形成则需要天赋。当代书家面对古今风格的差异常常表现为无所适从的状态,要么深受时尚的影响而追随不已,要么是拘泥古法的规矩而不能自拔。实际上,从技巧的角度看,不仅同时代书家之间的风格差异非常细微,而且不同时代、不同书体的风格差异也相当有限。我们将这种差异称为“风格缝隙”。这些风格缝隙也是碑帖、古今书法能够整合的基础。好的书法家正是在深谙笔法的基础上,敏锐地把握住了这种风格缝隙,从而建立起自己的风格。如果说在一家之中找到风格缝隙就足以成家,那么柏青可以说找到了几家的风格缝隙。这种敏感也许与湖南人的性格有关。纵观历史,无论是战国楚简、秦汉帛书,还是欧阳询、怀素、何绍基,在湖南的书法中都体现出一种浪漫和热情。可以说,这些特点在柏青的书法中也有所体现。柏青是当代将用笔和风格结合得最好的书家,既没有多余的技巧宣示,也没有生硬地风格探求。他只是将自己的心性灌注于笔下,然后自然地表达出来。柏青从碑学当中找到的基本的风格取向,同时又吸收了帖学的连带与流利、篆籀的方圆与意气,因此形成了他纵横有象、拙朴豪宕的自家面貌。包世臣在《艺舟双楫•国朝书品》中将书法的品第分为神、妙、能、逸、佳五等,他定义逸品为“楚调自歌,不谬风雅”,逸品的评价用到柏青身上是非常合适的。如果说“不谬风雅”是指柏青的书法虽然自出新意而又不离传统,那么“楚调自歌”就是指柏青对碑帖、古今书法的有意整合。

湖南人的性格不仅表现在柏青的书法上,也表现在柏青的为人上。生活中的柏青坦荡而谦和,一事当前,常常能独抒己见而又左右融洽。为朋友的事情不遗余力,对个人得失则以平常心对待。我曾多次领略柏青在名与利上豁达态度。与一般湖南书家不同的是,柏青能够不为湖南的地域所限,善于吸收全国的书法长处。为了扩大眼界,他在北京游历多年,转益多师,有了很大的收获。可以说柏青的书法基础奠定于湖南,其风格的形成则多赖于北京。时至今日,他仍然与北京的书法圈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,这对他书法的完善显然是重要的推动。去年以来,柏青又因成就突出而调四川省诗书画院工作。柏青是湖南衡阳人,范仲淹在《渔家傲•秋思》中有一句“衡阳雁去无留意”,其意是指秋天北雁南飞,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,不再南飞。事实上,大雁迁徙的行程并不止步于衡阳。在我看来,柏青就好像一只迁徙的大雁,随季节的变化而飞翔于衡阳、北京和成都之间。无论是南下、北上还是西进,他的书法态度都一以贯之,真诚而执着。

冷柏青作品

  

     

   

    

    


来源:祁东融媒

作者:张眠溪

编辑:周意

阅读下一篇

返回祁东新闻网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