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
祁东县历史沿革

来源:祁东新闻网 作者:彭新武 编辑:redcloud 2017-05-12 00:00:00
—分享—

 

祁东县历史沿革

 

    祁东析自祁阳。祁阳从黄帝到颛顼氏属内地偏荒,自帝喾迄唐、虞、夏、商、周均属荆州。春秋属楚国,战国属楚黔中地,秦属长沙郡,西汉属泉陵候国,东汉属泉陵县,三国初属蜀地,刘备死后归吴。吴孙皓元兴元年至天纪四年间( 264~280 ),从泉陵析出永昌、祁阳二县,永昌县治设今祁东县砖塘,祁阳县治设今祁东县金兰桥,经两晋、南北朝不改。隋文帝开皇九年( 589 ),改泉陵为零陵,将永昌、祁阳并入零陵县。唐太宗贞观四年( 630 ),复置祁阳县,原永昌县地归并祁阳,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年,均沿袭不变。

  1952 年 4 月 25 日 ,将原祁阳县七、八、九、十区的全部及第五区、第六区的大部划出,建立祁东县,因县境内区域大部分位于祁阳县之东,故名。县城设洪桥。所辖地域包括民国 38 年( 1949 )祁阳县的民有、归阳、四治、靖炎、四靖、振中、景卿、金兰、至昌 9 乡和保麓乡的北半部。建县时属零陵专区, 1952 年 10 月起属湘南行署, 1954 年 7 月起属衡阳地区, 1983 年 6 月起属衡阳市。

( 一 )

  祁东县位于湖南省南部,湘江中游北岸。南连祁阳、冷水滩,北抵邵东、衡阳,东接衡南、常宁,西邻东安、邵阳。地形狭长,湘桂铁路和湘桂公路贯通县境中部城关、风石堰、白地市三镇。据湘桂交 通要冲,扼衡阳市西南门户,地理位置重要。 1949 年解放战争中黄土铺为衡宝战役决战战场。

  祁东历史悠久,春秋属楚南地,西汉时属泉陵侯国。吴孙皓元兴元年至天纪四年间 (264 ~ 280) ,分泉陵置永昌、祁阳二县,县治分别设砖塘和金兰桥。经两晋、南北朝不改,至隋文帝开皇九年(589) ,永昌、祁阳并入零陵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,复置祁阳县。太宗贞观元年 (627) ,并省州县,祁阳县被裁撤,贞观四年复置,经宋、元、明、清至中华民国不变。

  1952 年,祁东与祁阳分治,因大部分土地位于祁阳之东,故名祁东。县城洪桥镇,位于县境中部鼎山脚下。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 (1364) 称洪桥寨,明设江湘巡俭司署.清末至民国为同昌乡一小镇。现为全县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

  祁东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。西部为四明山,中部为祁山,东南为湘江之滨。湘江流经境域 51 公里,白河、清江于归阳汇入湘江,祁水自西部流入祁阳。境内重岗复岭,田畴阡陌.溪流纵横,泉井遍布,古有“祁山叠翠,湘水环清”之赞誉。唐代诗人李颀在《渔父歌》中吟咏:“持竿湘岸竹,燕火芦州薪。绿水饭香稻,青荷包紫鳞。”十分逼真地描绘了境内鱼米之乡的图景。

  祁东地下矿藏有铁、铅、锌、煤、大理石、石灰石、重晶石、硫磺等 22 种,以铁、铅、锌和人理石、石灰石的储藏量最大。清水塘的铅锌矿已有 300 余年的开采史;七宝山、井子冲的烟煤发热最高;何家冲的磁铁矿和赤铁矿的储藏量大,具有开采价值;洪桥、白地市的石灰百质地好,均已开采;双桥的大理石美观坚固,颇受建筑者青睐。

  祁东气候温和.具有四季分明,作物生长期长,热量较足而不稳定,雨量充沛而季节分配不均等特点。年平均气温 17.9 度,降水量 1232.9 毫米 ,日照率 36%, 有霜日 16 天。农作物以产稻谷、红薯、席草、黄花、百合、槟榔芋、生姜、湘莲而闻名。席草、黄花为境内特产,民间流传“小满席草青,归阳变成金;夏季黄花香,人人喜气扬”的谣谚。产量分别居全省第一位和笫二位。水生动物种类繁多,鱼类计有 7 目 18 科 63 属 85 种。山塘养鱼和家鱼人工孵化闻名全国。

  祁东文物和名胜可观。石亭子小米山出土的青铜器,距今已有 2500 余年;砖塘的汉墓群和出土的汉砖,对研究汉代和三国郡县的地理位置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;烟江石燕之灵秀,梅塘烟雨之奇特,燕子岩灾害深邃,熊罴岭之险峻,四明山之巍峨,石门之幽静,温泉之神奇,为历代文人所咏歌。孟浩然、柳宗元、张九龄、李颀、文天祥、柏泗等留下了众多碑刻和名句。归阳状元桥、横跨于白河入湘江汇合口,长 80 米 ,宽 8 米 ,高 10 米 。全桥五拱为石砌结构,造形之雄伟,令人惊叹。马杜桥乡庙冲之石门,因两峡夹立,峭壁上合,拱立如门而得名,古有湘南桃源之美称。柏泗在《游石门》诗中云:“石在门何在 ? 人闲境亦闲;有扉云欲扣,无锁月常关。曲水留人住,归禽送客还;桃源疑既入,不见屋千间。”清顺治八年 (1651) 王夫之曾到此游览和避难。位于城关镇西南的温泉,发掘于宋庆元四年 (1198) 以前,明代长安名士张砚客的“自甘澄澈沃村壤,不羡华清闹市途”诗句刻于岩石上。泉水从石底涌出,流集成 20 平方米的小池,夏天池水冰凉可口,冬天热气氤氲,可以冬浴。这里不仅是理想的天然养鱼场所,而且具有旅游开发价值。

( 二 )

  祁东人民具有反侵略、反压迫,争自由、求解放的光荣传统。历史上人民起义和革命不断,无数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生命。

  南宋端宗景炎二年 (1277) 五月,为反抗元王朝的统治,罗飞起义,围攻祁阳县城而捐躯。其部属詹一台 ( 仔 ) 聚兵四明山,数万之众响应。清咸丰二年 (1852) ,归阳船民唐正财参加太平军后被任命为水军指挥使,统辖水营,后被封为航王。清咸丰九年 (1859) ,太平天国十万大,与清军激战于熊罴岭,境内民众纷纷参加太平军。

  民国 14 年 (1925)12 月,北洋军阀政府卖国求荣,激起民众愤慨。步云桥包角亭留日学生谭季缄选为归国代表,回国开展反对北洋军阀政府联日祸国的宣传。翌年 3 月 18 日,在北京天安门举行反对外强侵略最后通牒集会,会后谭季缄带领学生队伍至北洋军阀政府抗议,北洋军阀政府向学生开枪镇压,谭季缄壮烈牺牲。

  1926 年,共产党人雷晋乾、王一分 ( 王首道 ) 在祁阳建立第一个共产党组织——中共祁阳特别支部,领导农民运动。 1927 年祁阳加入农会的达 16 万户,占总农户的 80 %以上,农民减租减息和处决地主劣绅的革命行动威震湘南。 1927 年“马日事变”后,雷晋乾、蒋毓华等30 余名共产党员和农民运动骨干遇难。

  1927 年冬,共产党员刘东轩、陶铸到祁阳与幸存的党员联系,创建中共祁阳县委,并受省委委托,代管零陵、道县、江华等地党组织,计划发动年关暴动,惊慑祁阳县府的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。 1928 年 6 月,由于叛徒泄密,县委书记刘东轩被杀害于县城驿马门外。大革命失败前后,境内青年王如痴、肖远久、邓友庆等先后在外地参加党的组织或参加工农红军。王如痴于苏联留学回国后,奔赴浙赣革命根据地从事武装斗争, 1935 年 1 月,在率领红十军返回闽浙赣根据地时,遭遇数倍于己之敌,在江西省玉山县怀玉山被俘,在敌人面前,大义凛然。同年 8 月,他与方志敏,刘畴西一起在南昌下沙窝英勇就义。

  1944 年 9 月,日军侵入境内,实行烧光、杀光、抢光的三光政策,境内人民和驻扎境内的国民党军队奋起抵抗。 10 月,白地市灌渡桥农民李良孝等 20 人,自动组织抗日游击队。 11 月 22 日 晚,他们摸进日军驻地龙家院,乘日军入睡,李良孝,陈彰扬,陈楚楠 3 人冲入屋内,用马刀砍死日军 11 人。原国民党军少将、一八七师师长彭林生,在参与衡阳保卫战立下战功之后,又回乡参与组织祁 ( 阳 ) 东 ( 安 ) 自卫总队,任副总指挥,先后与日军进行大小战斗 10 余次,日军大队长渡边良雄、永井博,中队长大崎等,在境内被击毙。

  解放战争时期,境内共产党员赵琦、陈静波、王昆仑、陈坚以及国民党在乡军官彭林生、王佐等,在境内建立了 4 支地下武装,进行游击战争,扰乱国民党的后方,阻击国民党军队西逃。 1949 年 6 月 2 日 ,在黄陂桥进行反国民党白崇禧“围剿”战斗中,华南人民解放军祁邵衡边区纵队副司令员王佐、政治部主任曹炎等 42 人壮烈牺牲。 1949 年 10 月,境内地下党领导的武装力量,配合第四野战军十二兵团在黄土铺一战,歼灭了白崇禧的精锐部队第七军、四十八军 2.9 万余人,活捉了敌七军副军长凌云上等 8 名副师级以上军官,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南扫除了障碍,从此祁东人民获得解放。

来源:祁东新闻网

作者:彭新武

编辑:redcloud

阅读下一篇

返回祁东新闻网首页